無國界醫生就G7高峰會商議新冠肺炎疫情對策的聲明

2021-06-10

台灣自​今年五月爆發的新冠肺炎本土確診疫情至今尚未平息,而當疫苗接種運動被廣泛視為擺脫新冠肺炎大流行的唯一途徑,這段期間台灣國內疫苗短缺所引發的集體社會焦慮,折射出的更是全球範圍內疫苗研發、生產、供應和分配不公平的問題。

無國界醫生台灣辦公室呼籲,此刻應確保醫療產品來源多樣化。就疫苗而言,除了仰賴COVAX平台的分配機制,同時也歡迎高收入國家的潛在捐助行為,以及與疫苗製造商達成協議。疫情當前絕對有必要提升各國獲取疫苗、醫療產品和技術的機會。

無國界醫生國際主席克里斯托醫師(Dr Christos Christou),早前針對G7高峰會商議新冠肺炎疫情對策時也發表公開聲明指出,疫情大流行期間各國應支持豁免某些知識產權(IP)的標誌性議案,正是讓所有人都可以負擔和獲得疫苗等醫治新冠肺炎的醫療工具。

無國界醫生國際主席克里斯托醫師Dr Christos Christou指出:

在治療、疫苗、檢測與其他防護裝備嚴重匱乏,且新冠肺炎病毒持續肆虐的地區,新冠肺炎每天依然奪走成千上萬人的性命,病毒也比以前容易變異,以致在MSF服務的國家醫療保健體系幾近崩潰。我們清楚看見,七大工業國集團(G7)政府及其他國家政府的行為,導致全球在取得新冠肺炎醫療用品時出現非常不公平的情況,儘管其中幾位G7領袖稍早曾表示應將各種新冠肺炎醫療必需品視為「全球公共財」。

幾個G7國家搶先對本國採取群體免疫防疫策略,之後才與他國分享疫苗,重返疫情前的常態指日可待;相形之下,多數中低收入國家面對病毒卻仍是兩手空空,疫情也釀成一波又一波的死亡潮。G7國家訂購的疫苗數量遠超過本國所需,應該立即把手上的疫苗分給中低收入國家,數量越多越好,否則,我們每天都在錯失保護全球數百萬人不受這個致命疾病威脅的機會。

疫苗製造商將接種疫苗後出現嚴重副作用的法律責任,移轉到事發的國家,這種轉移風險的做法令人無法接受,也將政府或人道組織推入危險處境。製造商對疫苗接種者的責任,不應推卸給願意進行施打的組織,也不應成為對需要疫苗者的阻礙。

全球各地都已開始新冠疫苗接種作業。儘管疫苗多是在已開發國家施打,但已有大量的數據資料可用作重新檢視法律責任與損害賠償的問題。疫苗接種攸關拯救生命、維護健康,並非簡單的商業交易。疫苗製造商現在就該重新對自身產品擔起責任,各國政府——包括七大工業國——則應該發揮公權力,敦促疫苗製造商有所承擔。

疫情大流行期間,我們不斷目睹少數幾家跨國大藥廠透過智財權與技術所有權,掌控了救命醫療必需品的全球生產與供應,使各國要確保能獲得這些必需品時,面臨重重障礙。然而,對於扭轉現況、發揮影響力促使藥廠分享大多都是用政府經費研發出來的技術,G7領袖至今還沒表現出意願。

G7政府務必要趕緊與其他政府合作,針對防治新冠肺炎的醫療必需品——尤其是疫苗——傾全力透過現有政策來輔助、要求G7國內藥廠以透明、無條件、確實可執行、完全的方式,將新冠肺炎醫藥必需品的相關技術移轉給全球各地製造商,特別是中低收入國家的製造商,從而確保人人、處處都能獲得這些必需品。此時,我們需要的不是慈善,而是改變。

面對新冠肺炎,中低收入國家在藥品、疫苗和診斷上都要有自給自足的能力,但G7領袖有一半以上始終對這種需求視而不見,這一點實在令人遺憾。這些領袖甚至在多邊論壇上阻撓關鍵性的決定,因此無法在疫情中解除公司的壟斷,從而促進全球生產、多元供應;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未能通過暫時豁免疫苗智財權的提案,就是其中一例。G7領袖一定要團結合作,對必要的措施提供支持,確保各國在疫情之下都有充足的醫療必需品、能傾全力拯救更多生命。


背景

全球有370萬人因新冠肺炎喪生,但各國取得抗疫醫療必需品管道不平等的現象卻有增無減,令人憂慮,G7領袖正在會面商議疫情對策。然而,這些領袖並未採取必要措施,讓供需失調的防治醫療必需品能按世衛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設定的公衛標準公平分給各個國家,反倒是在中低收入國家最脆弱的民眾接種之前,就搶著要讓本國人口達到群體免疫。

過去幾個月來,巴西、秘魯、印度等國家的疫情一波波接踵而來,醫療從業人員——包括無國界醫生的成員——都拚命為民眾提供醫療照護。新起的疫情使這些國家的醫療系統瀕臨崩潰,氧氣機、呼吸器、藥品樣樣都缺,要為醫院內的新冠病患提供支持性治療,挑戰重重。新冠肺炎已出現傳染力更強的新型變種病毒,波及許多國家,G7政府應採取緊急措施,確保人人都能獲得相關醫療必需品,也負擔得起這些必需品的費用。

根據近期一項研究,全球已施打17億7千萬劑疫苗,但其中28%集中在七大工業國,相形之下,只有0.3%的疫苗接種是在低收入國家進行。G7國家總人口大約與所有低收入國家總人口相當,換算下來,等於是低收入國家每接種1人,G7國家就接種了100人。G7國家務必要立刻採取行動,透過兩種方式將新冠疫苗配發給新冠疫苗全球取得機制(COVAX Facility)­­:首先,G7國家本身要避免動用全球疫苗供應平台COVAX的疫苗;其次,國內超過兩成人口已接種的G7國家,應該立即將手上還有的疫苗釋出給COVAX。

對於新冠肺炎的疫苗研發、製造、預購及治療,公部門挹注經費龐大,前所未見。根據一項分析,各國政府已為此支出逾1,130億元美金,之後還會投入更多預算。然而,以相關經費的確切用途而言,無論是透明度或問責機制都相當不足。防治病毒的醫藥必需品究竟該在哪裡產製、誰拿到產品、價格訂多高,多半都還是掌控在大型藥廠手裡。各家公司彼此簽訂機密且有限制的雙邊授權、技術移轉合約,目前都欠缺妥適的公共監督與規範。

「獲取COVID- 19工具加速計畫」(Access to COVID-19 Tools Accelerator, ACT Accelerator)納入了COVAX;這類全球機制的設立目的,就是要使新冠肺炎醫療必需品的獲得管道更為公平。然而,這些機制的運作、問責與治理,既未以透明度為核心原則,也未貫徹對透明度的要求,包括產品價格、製造量能、配送時程、與大型藥廠合約內容等重要資訊,一概未對民眾開放。在這種情況下,究竟加速計畫(以及COVAX)對改善醫藥必需品取得管道公平性有多少影響力,實在很難透過政策分析加以評估。

專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