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 無國界醫生在哈爾基夫地鐵站的行動診所

2022-04-21
ukraine-kharkiv-station.jpg
一個男人坐在地鐵的長椅上,兩旁的車廂現在住著人,人們在地鐵站躲避持續不斷的轟炸。烏克蘭,2022 © Adrienne Surprenant/MYOP

自戰爭爆發以來,烏克蘭第二大城-哈爾基夫便嚴重受到俄羅斯軍事攻擊的影響。有許多人為躲避戰禍逃離這座城市,而留下来的人們則在地鐵站躲避持續不斷的轟炸。無國界醫生的團隊在哈爾基夫其中幾個車站為人們提供簡易的醫療諮詢服務。

在戰前有著180萬人口的哈爾基夫,部分城市已在過去幾週內人去樓空。「這座城市現在看起来十分荒凉」無國界醫生烏克蘭專案總管拉沙里泰(Michel-Olivier Lacharité)表示:「街上幾乎空無一人,多數的商店都已關門了。人們仍可在少數的藥局和市場中買到食物等,但哈爾基夫的主要市集也已經關閉」。

自衝突發生以來,俄軍的轟炸接連不斷,其中以哈爾基夫市北部尤甚。拉契萊說: 「隨機不固定的轟炸往往會持續一整天。人們每天都會透過手機警報系統收到好幾次的空襲警報,這讓大家十分焦慮」。

據當地政府表示,對於留在該市的35萬人來說,地下鐵是最安全的地方。拉沙里泰表示: 「哈爾基夫的地鐵共有三條路線,基本上所有的車站都被用作了避難所。」各車站每天白天約可容納100人,但到了晚上收容人數則可能增加兩至三倍。「那些住在地下的人大多都是老人或弱勢族群,他們已睡在濕冷的帳篷裡40多天了。」

ukraine-kharkiv-live-in-station.jpg
哈爾基夫的地鐵站是人們的避難所。烏克蘭,2022年4月11日。© ADRIENNE SURPRENANT/MYOP

無國界醫生在哈爾基科夫三條地鐵線上的幾個站設置行動診所。儘管該市實行宵禁,無國界醫生團隊仍藉由地鐵路線從一站移動到下一站,在晚上進行醫療諮詢。行動診所設置迄今共已進行超過510次醫療諮詢,多數情況都是地下居住環境及心理壓力所造成的呼吸道感染及高血壓等。

拉沙里泰表示:「即使在地底下,你仍能聽見地面轟炸的震動聲響」。

83歲的妮娜(Nina)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還只是個嬰兒。「我從來沒有出過國。我太愛哈爾基夫,也太害怕離開我的城市了!」她帶著悲傷的微笑說道「我愛哈爾基夫的公園、哈爾基夫的廣場,但我怕轟炸會將一切摧毀,將這裡變成一片廢墟」。

除了醫療諮詢之外,無國界醫生也為人們提供心理健康支持。對現在生活在地下的幼童和青少年來說,最常見的壓力因素是害怕去到戶外。

ukraine-dr-morten.jpg
醫生(Dr. Morten Rostrup)在哈爾基夫的一個地鐵站提供醫療諮詢。烏克蘭,2022 © MSF

無國界醫生心理健康活動經理奈度(Devash Naidoo)表示:「持續的戰爭及情勢不穩,使人們生活長期充斥著不安全感,這可能漸漸導致焦慮所衍生的各種行為。即便如此,目前這裡的孩子們在這極端情況下仍適應得相當好。」

無國界醫生團隊也協助配發日常生活必需品,例如:微波爐、洗滌劑,以及能在夜間提供飲用水的濾水器。團隊醫生蒙喬(Guillaume Mongeau)表示:「這裡到處都是帳篷和臨時搭建的床鋪,意味著這些地鐵站內的衛生狀況其實不盡理想」。

即便是這樣的生活條件,但對許多人來說留在地下是唯一的選擇。40歲的居民露米拉(Ludmilla)說:「寒冷和睡眠不足,與戰爭相比都不算什麼,至少在這裡我們是安全的。」她一直盡可能地和家人待在屋裡,直到他們的房子附近發生了爆炸。 「每當看到我兒子把我們的貓緊緊地抱在胸前說:媽媽我不想死時,我十分擔心他。」

專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