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醫師親述在阿富汗醫療的現況

2024-12-23

台灣麻醉科醫師林昇誼分享在阿富汗昆都茲六週救援任務的親身經歷,透過一位20歲車禍傷患的故事,揭示當地醫療資源匱乏的現實,呼籲大眾持續關注與支持人道救援工作。

來自台灣的麻醉科醫生

我是昇誼,一位麻醉科醫生。2023年底,我加入了無國界醫生,並於今年6月底出發前往阿富汗昆都茲進行為期六週的人道醫療任務, 於8月平安返回台灣。這段期間,我與當地醫護人員一同努力為傷患提供急需的醫療救援。今天,我想與您分享這段難忘的經歷。

阿富汗醫療現況

在阿富汗,戰爭、貧困與醫療資源匱乏讓無數家庭陷入深深的痛苦,無法獲得所需的基本醫療。這樣的「痛」雖然我沒有親身經歷,但聽到當地同事分享家人在戰亂中離世的故事,我的心總會為之揪緊。

我在昆都茲一家創傷中心擔任麻醉醫生,主要處理車禍、槍傷、炸傷等患者。在台灣,這些傷患或許能快速得到處理;但在阿富汗,由於長期處於醫療資源極度缺乏的狀態,尤其是麻醉藥物與手術器材,很多治療無法及時進行,甚至連基本的止痛藥和必要的診斷設備都常常短缺。

一位年輕生命的殞落 : 無力感的省思

在這次任務中,有一位20歲的車禍患者讓我難以忘懷。他被送到醫院時還能清晰對答,但很快情況惡化,由於當地資源不足,無法進行腦部斷層掃描,我們沒辦法確定他腦出血的嚴重程度 (太嚴重或太輕微的腦出血都不適合開刀) ,加上當時缺乏神經外科手術的設備及相應的術後照護資源,多方討論後只能將他轉入加護病房觀察 。等他被轉入加護病房時,昏迷指數已經降到3,心跳變很快、呼吸變得急促,跟家屬討論後決定採取緩和療護。

三天後,他離開我們了。這樣的無力感不僅在當時深深打擊了我們的團隊,也讓我更加體會到,在資源匱乏的環境下,生命是如此脆弱。這種與台灣醫療體系的對比,每每讓我心碎。

痛是一種共通的感受,雖然我們無法親身體會阿富汗病患的痛,但我們可以選擇如何面對它。無論是在前線救治,還是在遠方提供支持,我們都在共同回應這個世界的苦難。當我們看見痛苦,感到無力或疲憊時,我們可以選擇以行動來減輕它,哪怕無法改變整個世界,我們依然盼望這些小小的行動為身處困境中的病患帶來一絲慰藉與幫助。

S__158195723.jpg
林昇誼醫師在阿富汗創傷中心與當地醫療團隊共同合作,處理車禍、槍傷、炸傷等患者。 ©林昇誼/MSF

讓愛與關懷不間斷

無國界醫生在全球超過70個國家和地區,與面對戰爭、傳染病或自然災害的病患同行,提供他們急需的醫療服務。這場人道行動的核心,不僅僅是治療疾病,而是與這些經歷痛苦的人們站在一起,讓他們知道他們並不孤單。而這樣的行動需要你們的支持與關注。

我誠摯邀請您繼續支持無國界醫生,讓看見不只停留於旁觀,而是轉化為具體的行動。無論是透過捐款,或是分享我們的故事,您的每一份支持都是對前線醫療工作者和當地傷病患最溫暖的力量。

您的支持,讓林醫師的救援故事不只是一段回憶。感謝您關注無國界醫生,讓更多阿富汗的傷患不被遺忘。

請將「痛,我願同行」活動網頁分享給您的親友,一起幫更多像林醫師一樣的前線工作人員打氣。

專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