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國際醫療人道救援的重要資訊,了解無國界醫生在各地的工作,接收最新活動消息與緊急報告,知道更多參與和協助的訊息。
愛無國界—— LGBTQI+包容性照護與無國界醫生彩虹網絡

成立五十多年來,無國界醫生(Médecins Sans Frontières,MSF)謹守醫療道德、獨立、不偏不倚與中立等原則,提供醫療人道援助。我們為受天災、武裝衝突、流行病與傳染病影響,以及被醫療體系排拒者提供醫療服務,不計身份,只以患者的醫療需求為最優先。
其中,性少數群體也是我們提供服務的對象。在過去25至30年間,無國界醫生在多個地區與LGBTQI+群體合作,針對人類免疫缺乏病毒(HIV)、性與生殖健康(SRH)干預措施實施關鍵群體計畫。
在無國界醫生工作的許多國家,同性戀行為仍屬刑事犯罪,導致LGBTQI+社群遭受污名化與歧視。截至2023年,全球共有67個國家將 LGBTQI+ 群體視為犯罪,而無國界醫生在其中的34個國家工作。
LGBTQI+群體的醫療困境
令人遺憾的是,如今當LGBTQI+群體尋求醫療服務時,仍需面對顯著的知識落差、文化與宗教上對他們的偏見等困境——有時這些困境也存在於無國界醫生的機構內。醫療服務提供者的回應,往往將深刻影響LGBTQI+群體的就醫行為。這可能導致許多嚴重後果:LGBTQI+群體因恐懼歧視而延誤疾病治療、特定的醫療需求被輕視或無法被滿足、違反保密原則危及患者安全,以及對結構性性暴力與身體暴力的否認等。
LGBTQI+群體面臨醫療保健不平等問題,其醫療服務可及性受限,疾病發生率亦高於一般人口。這些不平等現象包括:
- 難以獲得醫療照護導致可治療疾病延遲就診
- 醫療專業人員提供不當照護及或拒絕提供醫療服務
- 心理健康障礙(包括憂鬱症、焦慮症、創傷後壓力症)及自殺風險增加
- 因針對LGBTQI+群體的肢體暴力導致身體傷害風險增加
- 子宮頸癌與乳癌風險增加
- 心臟疾病發生率較高
- 性傳染病、性病及人類免疫缺乏病毒(HIV)
- 性與性別暴力
- 因無法獲得安全且可負擔的性別肯定醫療服務(gender-affirming care),在未經醫療專業諮詢與監測下自行荷爾蒙替代療法(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ies,HRT)所引發的併發症
無國界醫生對LGBTQI+ 群體的包容性照護
LGBTQI+ 群體能獲得適當且有尊嚴醫療服務的缺口仍然存在。有鑒於此,無國界醫生於2022年8月啟動了LGBTQI+包容計畫(LGBTQI+ Inclusion Project),旨在改變醫療專案中對LGBTQI+患者的接納與治療方式,減輕LGBTQI+族群獲得適當且有尊嚴醫療服務的障礙。在此計畫下,無國界醫生為推動包容性照護所採取具體措施包括:
- 針對現有專案進行調查,以了解無國界醫生各機構的創新實踐,並評估醫療障礙
- 建立當地LGBTQI+組織互動地圖以提供支援
- 針對提升無國界醫生員工的文化敏感度,研擬最佳實踐方案並提供資源
- 提高社會對於LGBTQI+群體獲得平等且高品質醫療服務需求的認知。
無國界醫生彩虹網絡
無國界醫生致力營造讓所有員工感到安全、受尊重且備受重視的工作環境。2016年,「無國界醫生彩虹網絡」(MSF Rainbow Network)成立,旨在確保組織對多元化的定義涵蓋性取向、性別認同與性別表達,同時推動提升LGBTQI+員工包容性的倡議;並為願意公開出櫃的LGBTQI+員工提供能見度。彩虹網絡除了提供組織內LGBTQI+員工互相交流的平台,也不時籌辦符合成員興趣且與彩虹網絡宗旨相契合的活動。
無論是對員工、對患者,無國界醫生都正努力貫徹多元、平等、包容的準則,落實對LGBTQI+ 群體的關懷與照護,讓愛與照護的邊界漸漸消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