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暴力比例是全球平均的兩倍,巴布亞紐幾內亞女性倖存者找尋生存之路

儘管缺乏有力的數據,但據估計,在巴布亞紐幾內亞約有近60%的女性和女孩曾遭受某種形式的身體或性暴力,這一比率幾乎是全球平均的兩倍。無國界醫生一直與西高地(Western Highlands)地區的吉瓦卡(Jiwaka)省各社區合作,加強對暴力倖存者提供醫療服務。

全球最高性暴力比率的背後根源

巴布亞紐幾內亞是世界上語言和文化最多樣化的國家之一,擁有超過800種語言及眾多部落群體。自1975年獨立以來,巴國進入一段艱難的轉型期,導致世代與性別衝突加劇,也讓原本能透過地方傳統方式解決的衝突變得更加難以調解。

性別暴力已成為常見的衝突解決手段,使得大多數女性和女孩成為族群內暴力的受害者。

此外,貧困問題日益嚴重,武器和廉價酒精的取得也變得更加容易。部落間經常爆發衝突,尤其在高地(Highlands)地區,部族間因土地、牲畜或性別相關糾紛而衝突不斷;選舉結果或運動賽事也偶爾會引發暴力,常造成開山刀砍傷。

從2012年起成為自治省的吉瓦卡,巫術指控在這裡也會引發暴力,通常涉及年長、脆弱的女性因被指控使用巫術而遭到攻擊,儘管男性和年輕女性有時也會成為這類暴力的目標。

雨林地帶的醫療障礙

在吉瓦卡省各地的診所,醫護人員針對各類暴力事件提供照護服務,從縫合傷口到提供家庭計劃選項,及性傳播感染治療。

茱莉.托普(Julie Tope)是一位吉瓦卡省衛生機關的社區健康工作者,在明吉(Minj)衛生中心負責性病與愛滋病診所。在照顧病患的過程中,常聽到她們訴說暴力對生活造成的影響。「這些女性或女孩可能不願與男性發生性行為,但那些男性會用武力強迫她們。」茱莉說。

儘管有像茱莉這樣的醫護人員投入大量心力,暴力倖存者仍面臨諸多取得適當照護的障礙。高地地區地勢崎嶇,多為雨林地帶,且缺乏鋪好的道路與交通工具,導致許多人無法前往衛生中心。有些社區距離最近的診所需步行數日,導致許多人乾脆放棄求醫。

部分人則因性暴力倖存者所面臨的污名化,或擔心報復(特別是在部族衝突中)而不願求助。即使順利抵達診所,卻常面臨基本藥品或物資短缺、需要付費才能得到服務、不安全與缺乏隱私的環境,以及醫護人員缺乏充分訓練等問題。

倖存者珍娜的女性培力之路

自2024年中起,無國界醫生與吉瓦卡的醫護人員、社區領袖、在地組織及當局合作,提升暴力倖存者的醫療服務品質與可及性。

珍娜.基莉亞(Janet Kilea)是無國界醫生的健康推廣與社區參與主管,她也把她的個人經歷帶入工作中。

「我自己就是一名倖存者。」她說。

「我是情緒虐待、身體虐待和經濟虐待的倖存者。在無國界醫生工作讓我能以自身經驗作為倡導者,回到社區,為女性培力,讓她們做出更好的決定,並了解可取得的醫療服務。」她說。

村落健康志工的投入與培訓

珍娜與她的同事透過與社區合作,推動健康推廣活動,提升民眾對女性健康、性別暴力等議題的認識,以及了解當地可取得的醫療服務。

像約拿(Jonah)這樣的村落健康志工,則是自願投入改善當地社區健康的工作。他經常拜訪自己社區的居民,提供健康資訊,同時努力改變人們的態度。

他說:「男人總以為自己掌控一切……也許我們應該表現得像是掌權者,才有可能用非暴力的方式解決問題。我們必須承擔責任。」他說。

無國界醫生為這些村落健康志工,以及受雇於當地衛生機關的社區醫療工作者提供培訓,增強他們在傷口與燒燙傷照護、心理諮商、性與性別暴力照護,以及骨科創傷管理等領域的技能。

該團隊也在政策層面推動改變,例如成立該省的性別暴力委員會,以加強對倖存者的轉介機制。該委員會最近已批准省級的性別暴力處理策略,為受害者提供更多資金與資源。

長期而言,團隊正與合作夥伴攜手,在吉瓦卡的明吉衛生中心設立一座家庭支持中心,為性與性別暴力的倖存者提供一站式服務,從庇護住所到法律支援與社工協助一應俱全。

同時,珍娜和她的團隊仍持續在基層努力,從社區層面推動相關知識與理解的提升。

當我們走進社區時,我們會教育大家,我們會一直講、一直講。你知道的,資訊就是力量,可以改變人們的心態。我會告訴婦女們:我曾經也和你一樣,但現在,我因為獲得了這些資訊而變得堅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