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國際醫療人道救援的重要資訊,了解無國界醫生在各地的工作,接收最新活動消息與緊急報告,知道更多參與和協助的訊息。
【去年的我們】2018 前線照片選

一張照片能勝過千言萬語。2018年,無國界醫生持續在全球超過70個國家,提供能挽救性命及改變人們生命的醫療服務。
伴隨醫療團隊的攝影記者和無國界醫生攝影師,見證並記錄團隊是如何全力以赴,以及那些受助者及受助社區的故事。
無論是捲入或逃避衝突與暴力、受各類疾病影響,或者遭遇天災,我們的每位病患,都有自己的獨特故事能夠分享。這些故事中有困苦和脆弱,也有勇氣與重生。
在2019年的開始,讓我們不要忘記這些人、這些事,讓我們鑑往知來,在人道救援之路上攜手共進。

羅興亞危機
2017年8月底開始,超過 693,000 位羅興亞難民逃離緬甸若開邦的暴力衝突後,抵達鄰國孟加拉東南部的科克斯巴扎爾區。這些在緬甸不被當作公民,也無法享有其它權利的穆斯林少數族群,落腳於孟加拉境內既存的難民營區。為了處理這場人道危機並安置湧入人群,當局已在該區增設額外的臨時住所及新營區以為應對。

南蘇丹衝突
位於南蘇丹東部和衣索匹亞邊界上的阿科博(Akobo),位處偏遠,且是易爆發衝突的地區。數月以來,由於阿科博西北方約100公里外多座城鎮的連綿戰事,流離失所者不斷湧入該地。持續的衝突導致人們奔逃離散,使該地的醫療與人道需求皆十分龐大,但在衛生服務幾乎停擺的情況下,這裡的弱勢群體連基本醫療需求都幾無可靠的選項;藥品和工作人員的短缺,使附近既存的醫療設施已被完全放棄或挪作他用。
為應變情況,2017年底,無國界醫生在阿科博設立了一座基地,並啟動行動診所服務,以舟、車移動至鄰近村落進行診察;而在附近的基爾(Kier)地區,一座初級醫療診所的擴建工作亦在進行當中。

剛果民主共和國伊波拉疫情
剛果民主共和國的伊波拉疫情已爆發三個月,該次疫情的首個病例在該國東北部的小村莊曼吉那(Mangina)被發現,接著漫延至附近較大的城鎮貝尼(Beni),隨後,更大的鄰近城市布滕博也回報了更多病例。在超過300件個案回報、有接近200名個案喪生,且數字每週增加的情況下,無國界醫生持續參與應變工作,並研究擴大對衛生部支援的方法,以應付疫情。
在一所由無國界醫生支援的新建伊波拉治療中心裡,醫護人員於進入高危險區前穿起防護衣,並互相擁抱打氣。有限的醫療服務、持續的衝突和人口的頻繁移動,讓這波伊波拉疫情的控制較以往更形艱難。

葉門內戰
由於某次武裝團體將爆裂物扔進家中,10歲的艾亞(Aya Omar)失去了一條腿。當時,艾亞正與她四個兄弟姐妹睡在一起,但她卻是唯一的傷者。事發後,艾亞立刻被送到無國界醫生設於亞丁(Aden)的醫院,並在此接受截肢手術。

地中海移民危機
儘管仍有難民和移民嘗試渡海往歐洲前進,但由搜救組織「SOS Mediterrannee」和無國界醫生共同運作的水瓶座號,卻在2018年不斷受到歐洲多國政府的干擾,甚至在義大利政府的施壓下,遭註冊地巴拿馬撤銷航行許可,最終迫使無國界醫生終止地中海搜救行動。

中美洲移民「漂向北方」
對於上千名中美洲各國的移民而言,他們的主要目標並非抵達美國,而是要逃離母國的暴力環境;墨西哥,則是令他們絕望的目的地。暴力一路尾隨他們,無論是在路途中或在墨西哥境內,他們都非常容易受到來自幫派份子、小型犯罪和政府當局的肢體暴力侵害;性侵害與犯罪──無論是針對男性、女性,或者輪暴──也不幸被經常回報。無國界醫生沿著墨西哥路線由南向北,在不同的移民落腳點中工作。

巴勒斯坦抗爭與以色列鎮壓
2018年5月14日是以色列宣布建國70週年,同時也是美國大使館遷至耶路撒冷後正式開幕的日子,成千上萬名巴勒斯坦人聚集加薩(Gaza)和以色列邊境,展開「回歸大遊行」抗爭;而這場運動早在七週之前就已展開。
當天,有52位巴勒斯坦人被殺,另有大約2,410人受傷,無國界醫生在當地支援的多個外科手術團隊不斷收到傷者。以色列軍隊使用實彈鎮壓,許多傷者腿部被射傷,更可能要承受終生的殘疾。

烏克蘭結核病防治計畫
在齊托密爾(Zhytomyr)的地區結核診療所裡,無國界醫生護理師馬爾科娃(Olena Markova)向78歲的病患安德連科(Lidiia Andriienko)解釋如何進行聽力測試。結核病療程所需的某些藥物會導致嚴重的副作用,包括聽力損傷。
齊托密爾是烏克蘭結核罹病率最高的地區之一。2018年,無國界醫生與該地區的結核診療所合作,開始為齊托密爾州的抗藥性結核病(DR-TB)患者提供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