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滿嫦:剛果民主共和國伊波拉疫情須改變對策

世界衛生組織今日把剛果民主共和國的伊波拉疫情,列為重大公共衛生事件(PHEIC)。無國界醫生國際主席廖滿嫦表示:「形勢相當清楚——不斷有民眾死亡、醫護人員受感染,而且疫情持續傳播,顯示疫情未受控,我們需改變對策,但不能限制民眾活動或威逼受影響的人口。社區和病人應該擔當應對疫情的重心,積極參與抗疫。」

擴大預防措施規模

廖滿嫦續說:「無國界醫生親身經歷過應對是次疫情有多困難。我們須仔細評估哪些措施有效,哪些沒有。在追蹤緊密接觸者的機制未能完全運作,未能接觸到全部受影響人口的情況下,我們須展開大規模預防措施,意味著讓民眾更易接種到疫苗,以減少疫情傳播。」

是次伊波拉疫情去年8月1日在剛果民主共和國爆發,至今接近一年,感染個案持續急增,是該國歷來最大、亦是全球規模第二大的伊波拉疫情,僅次於2014至2016年在西非三國的爆發。本周,戈馬市爆得首宗伊波拉個案;另外鄰國烏干達亦有3宗確診個案,顯示病毒已跨境擴散,疫情的地理範圍改變。

自去年8月爆發伊波拉以來,無國界醫生一直與剛果民主共和國的衛生部合作應對。我們與衛生部在布騰博運作的伊波拉治療中心遭襲擊後,我們暫停在該處的活動,但仍繼續在北基伍省(North-Kivu)城鎮凱納(Kayna)、貝尼(Beni)和盧貝羅(Lubero)防治伊波拉,在伊土里省(Ituri)兩個城鎮布韋納蘇拉(Bwana Sura)和布尼亞(Bunia)亦有伊波拉隔離設施。此外,無國界醫生亦在戈馬市提供支援,加強緊急監察機制,並確保當地有足夠能力隔離疑似患者。

布尼亞鎮流徙者營地的醫療站。無國界醫生安排人手和藥物,支援當地衛生部門運作該醫療站。©Pablo Garrigos/MSF
布尼亞鎮流徙者營地的醫療站。無國界醫生安排人手和藥物,支援當地衛生部門運作該醫療站。©Pablo Garrigos/MSF
位於布尼亞鎮總醫院旁的國內流徙者營地。©Pablo Garrigos/MSF
位於布尼亞鎮總醫院旁的國內流徙者營地。©Pablo Garrigos/MSF

除了伊波拉爆發,剛果民主共和國東北部亦正面對多重人道危機,數十萬人迫切需要人道救援。數千人因為近期暴力事件增長而要逃離家園;同時,當地爆發大規模麻疹,逾1,500人死亡。另外,瘧疾也處於爆發高峰——四項危機同步出現,必須盡快加強人道援助。

專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