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國際醫療人道救援的重要資訊,了解無國界醫生在各地的工作,接收最新活動消息與緊急報告,知道更多參與和協助的訊息。
專業訓練,準備應對:無國界醫生救命團隊進行跨科別訓練
無國界醫生2024年10月初在台灣舉辦MEDICS訓練,培訓結合理論知識和實務演練,最後以大量傷患模擬演練作為高潮,測試參與者在緊急情況下運用有限資源的應變能力。
MEDICS國際外科與緊急之應變訓練
衝突地區、天災和流行病,無國界醫生( Médecins Sans Frontières ,MSF)的團隊在充滿挑戰的環境下提供醫療照護。為了確保專業醫護人員能為這些人道救援任務做好準備,無國界醫生在台灣舉辦了國際外科與緊急之應變訓練(MEDICS, Multi-disciplinary Enhanced Deployment in Critical Surgical Care)。這個為期六天的密集訓練,匯集了來自15個地區和國家的25名醫療專業人員,他們在急診科、加護科、外科、婦產科和麻醉科都有豐富的經驗和專長。
這次培訓展現了無國界醫生為陷入危機的弱勢群體提供優質醫療服務的承諾。透過由經驗豐富的導師支援的同儕學習,參加者可培養專業技術和心理準備,在有需要的前線進行醫療人道工作。
培訓內容與實際傷患演練
該課程透過實際操作練習和小組討論,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在最後一天的大量傷患演練中,參加者面臨一個反映了現實生活中危機的混亂與緊迫性的場景──處理在炸彈爆炸後抵達的 18 名傷患。
參加者被分配了無國界醫生醫護人員和非醫護人員的角色,而志願者則扮演受到不同創傷的病患。團隊先評估傷者的情況,然後根據緊急程度排定優先順序。初步評估依循呼吸道、呼吸、血液循環和心理狀態的方法進行。
根據初步評估結果,病患會依傷勢嚴重性和所需照護的緊急程度被分流為不同的類別: 紅色──需要立即介入的緊急個案;黃色──治療可以稍緩但需要密切監控的緊急個案;綠色──非緊急個案;藍色──需要超出現有能力的治療或緩解服務的個案;灰色──心臟驟停的病患,不再提供復甦服務。在大量傷患演練中,志願演員以特效化妝來模擬受傷的情況,最後由訓練參與者和扮演者進行簡報。
專家對培訓的見解
無國界醫生外科護理顧問沙澤爾.馬吉德(Shazeer Majeed)醫生解釋說:
在大規模傷亡事件中,情況相當混亂,這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並不常見。我們希望向他們提供基本資訊,讓他們知道做為一個團隊,如何在現場為病人提供安全且優質的照護。
婦產科顧問塞維琳.卡魯瓦茨醫生(Séverine Caluwaerts)表示:「這種實作的方法對於讓醫療專業人員為人道工作做好準備非常重要。他們將面對重病的患者,卻沒有他們工作上慣常擁有的資源。這項訓練讓我們的團隊能夠適應、創新和做好準備拯救生命。」
同樣重要的是強調多樣性與合作。前線人力資源經理(外科、麻醉科、婦產科及流行病學) 克里斯戴爾.普洛米爾(Christelle Plumier) 表示:「無國界醫生培訓之所以重要,是因為這是一個獨特的機會,讓來自世界各地的專業人士齊聚一堂,交流經驗。將這些背景各異的專家聚集在一起,正是他們在我們不同的專案現場中工作時將要面對的現實。」
參與者心得分享
曾參與無國界醫生專案的醫療專業人員對訓練的實感有強烈的共鳴。參加MEDICS訓練的整形外科醫生鄔逸群說明:「我剛從加薩的納瑟醫院回來,我可以說,光有專業的醫療知識是不夠的。訓練將來自不同背景、擁有相同人道價值觀的志同道合的醫療專業人員聚集在一起。在這裡,我們向經驗豐富的現場工作者學習,他們瞭解我們在危機情況下所面對的現實、挑戰和掙扎。」
婦產科醫生王敬維之後即將前往坦尚尼亞執行第一次任務。對於這樣的新員工來說,訓練能讓他們做好準備。「除了技術層面之外,更重要的是培養在充滿挑戰的條件下工作的心理準備。模擬訓練幫助我了解如何保持專注,並為病患提供最佳的照護。」
有興趣加入無國界醫生的醫療及非醫療專業人員,請造訪「加入無國界醫生前線救援工作」頁面瞭解更多關於職務、資格及遴選程序的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