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對加薩市發出全面撤離令  無國界醫生當地工作人員的心碎證詞

2025-09-10

一名在加薩的心理輔導員,莉娜·巴特尼吉(Lina Batniji),分享了以色列撤離令下的殘酷現實:孕婦被困危險區域無法就醫、95%民眾買不起食物、民眾在絕望中求生,揭示了戰區平民面對的不可能選擇。

Lina Batniji, MSF Lay Counselor Educator.jpeg
莉娜·巴特尼吉,無國界醫生基層心理輔導員。© MSF

處在危險紅區孕婦的生死抉擇

我叫莉娜・巴特尼吉。我甚至不知道該從哪裡開始說起。

我們有女性病人身處紅區——那些被列為極度危險的區域。有些人預定今天、明天或這週內要做剖腹手術,也有人排在本月稍晚。如果她們在被迫遷徙途中分娩,她們就需要手術。若無法抵達醫院,可能會因此失去孩子,甚至失去自己的生命。

這些女性生活在恐懼中。她們知道救護車絕不會進入紅區接送產婦去進行安全分娩。她們根本無法前往仍提供剖腹產的醫院,並且也沒人知道這家醫院還能運作多久。

位於紅區的婦女在空襲與撤離行動中分娩時,人性何在?她該如何抵達醫院?問題不僅在於危險,更在於交通。她們根本無法從紅區移動到能安全分娩的地方。

95%民眾面臨飢餓之苦

有人會問:為什麼這些婦女不早點撤離?因為她們連食物都買不起。此刻加薩有人連糧食都無法取得,我們正遭受系統性飢餓之苦。能運進來的食物不是不健康就是價格高得離譜,95%的人買不起。單是運輸費用就超出多數人能負擔的範圍。

停火期間重返加薩市的時候,我以為苦難已經告一段落。我們曾接受戰爭,接受它終將重臨。但如今我們被迫再次離開加薩市?這已摧毀了我們內心某個部分。我們正收拾殘破的過去,拚湊生活僅存的碎片,期盼能找到容身之處——但在在連這點希望也破滅了。此刻我們正走向未知,走向虛無,僅帶著從廢墟家中搶救出的剩餘家當。我們帶著支離破碎的軀體與心靈離開。

我們正走向一個無法改變的過去,一個無法理解的當下,以及一個無處可尋的未來。我們前往南方那些無人等候、無處容身的角落。我們感覺自己成了世界的負擔。說實話,與其承受這流離之路,死亡反而更為輕鬆。死亡已不再是我們害怕的事情。我們每天都在一點一滴地死去,但仍然在早上醒來,假裝我們有辦法繼續活下去。

無法給出的承諾

我連安慰孩子都做不到了。我無法給他們任何保證。我們緊抓的盡是幻影——或許會有協議、或許會停火、或許會有解決方案。但所有談判都是謊言,只為耗盡我們的生命——折磨我們,耗損我們,直到一無所有。

我們唯一的願望是安全。甚至不是住在真正的家裡——如今我們蜷縮在動物庇護所、鳥巢,任何能找到的角落。我們早已放棄重返家園的念頭,只要讓我們待在原地就好。但他們說:「去人道安全區。」於是我問,這些區域究竟在哪?

我們試圖前往所謂的安全區,卻什麼都沒有。沒有空間,沒有安全。只有人滿為患、疾病與污穢。

平民還能去哪裡?我只求一處有廁所的空間。這要求過分嗎?渴望乾淨的水源、一間廁所、四面牆,來保護孩子免受炸彈、酷熱、嚴寒與疾病侵襲,這是奢望嗎?

所謂的人道標準是什麼?如果我住在帳篷裡,旁邊都是污水橫流,這算什麼人道區?這就是當今世界所謂的人道嗎?

夢想留在加薩市的告別

更深的心碎是:我多麼希望能將整個家壓縮進一個行李箱,多麼希望有人教我如何將夢想、記憶與整段人生摺疊進袋中。我希望我懂得如何拋下一切,將過往化作記憶。這不是我們第一次被迫流離失所,但初次流離時,我們相信我們還會回來。但現在當我離開加薩市時,我心裡明白,我永遠不會回來了。

我離開這片深愛的土地,這片熟悉的天空,這片知曉我的空氣。再離開時,我彷彿將靈魂拋進加薩市,唯獨軀體獨自遠行。

這種感覺,就是死亡。我不知道真正的死亡是什麼樣子,但此刻……這正是死亡的滋味。

專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