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花蓮災害】無國界醫生前往評估需求,發現救災資訊僅中文阻隔移工求助

2025-10-13

颱風樺加沙造成台灣東部災情後,無國界醫生評估小組發現超過20萬名移工看護成為隱形受災族群。救災資訊僅提供中文,語言隔閡使移工難以即時獲得協助,同時他們還需肩負保護被照顧者的責任,面臨雙重風險。

颱風後的隱形受災族群

颱風樺加沙造成台灣東部災情,當局和在地組織迅速投入救災,各界全力協助復原工作。無國界醫生自2024年起關注在台移工在緊急狀況下的需求,災情發生後,我們立即自9月23日起透過線上社群向印尼和菲律賓移工分享收容所和心理健康等資訊。無國界醫生四人評估小組26日抵達花蓮,進一步了解移工在災害應變中的處境。

DSC09871-og.jpg
無國界醫生評估小組26日抵達花蓮,了解移工在災害應變中的處境。© MSFTW 

20萬看護照顧者的雙重風險

我們觀察到災區有移工負責照顧年長者。根據勞動部統計,截至8月底,全台灣有超過20萬名移工從事看護工或家庭看護工作。災難發生時,照顧者和被照顧者面臨共同風險,若照顧者無法獲得緊急資訊,雙方都受威脅。

我們在評估中發現移工往往容易成為隱形族群,救災資訊僅有中文,語言隔閡讓他們難以即時獲得協助。許多移工在自身面對困境的同時,肩負保護被照顧者的責任。

無國界醫生的緊急應變行動

無國界醫生作為人道醫療組織,關注在緊急狀況下容易被忽略的族群,包括他們的心理健康需求。我們自2024年起在緊急應變準備中將移工列為優先關注對象,透過母語健康講座和線上社群經營協助移工提升自我照顧與應變力,並持續探索如何在緊急情況下跟相關單位及時對應處於弱勢和被忽視族群的需求。

DSC09816-og.jpg
無國界醫生評估小組與災區負責照顧年長者的移工。© MSFTW 

在台移工健康促進活動

在台移工因語言隔閡、文化差異、工作環境與社會支持不足,常處於高壓且資源有限的狀態,也使其在災害或公共衛生事件中成為脆弱族群。我們在緊急應變準備中將移工列為優先關注對象,透過健康促進與能力建構協助其提升自我照顧與應變力。

11月起我們首度在線上透過社群觸及印尼及菲律賓籍移工,以心理健康為主題推廣資訊,並設計《心理健康自我照顧練習本》作為實用紓壓工具。同時與台灣四十分之一移工教育文化協會(One-Forty)合作,舉辦線上結合實體的健康講座,以母語分享照顧身心的知識與資源,作為緊急預備計畫的重要行動之一。

專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