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災區:無國界醫生持續應對工作,擔憂雨季之影響

2025-04-10

2025 年 3 月 28 日,緬甸中部發生了規模7.7的強烈地震,曼德勒(Mandalay)、奈比多(Naypyidaw)、實皆(Sagaing)和撣邦(Shan)等地區遭受重創。據官方數字顯示,截至 4 月 8 日有超過 3,600 人死亡,逾5,000人受傷,估計約有 1,700 萬人受影響,其中許多人情況嚴峻。醫院、道路和供水系統等重要基礎設施遭受嚴重破壞,而電信系統持續中斷對救援工作造成阻礙。 

這次地震衝擊了一個原本就正處於健康危機與衝突之中的國家,使受災社區面對的挑戰更為複雜。有限的資源、人員和物資供應令一些設施不勝負荷,難以應對不斷增加的醫療需求。  

優先進入災情最嚴重地區 

在災後第一時間,無國界醫生已重申組織在所有受災地區提供大規模緊急醫療援助的承諾和能力。無國界醫生已優先在災情最嚴重及目前可前往的城市曼德勒和奈比多展開應對工作,但在實皆等較偏遠和難以前往的地區,當地民眾的處境仍令人深感憂慮。 

我們的工作人員呈報當地廣泛的破壞情況。許多居民因害怕餘震而留在戶外,而寺院則已開放大門收容流離失所的家庭,當地社區也展現出團結互助的精神。 

震後的醫療照護挑戰 

在受災最嚴重的城市,基礎建設的損毀導致供水、電力、衞生等基本服務中斷,嚴重影響醫院的正常運作。在部分地區,由於建築物的結構損壞,令人擔心大樓會進一步倒塌,迫使醫護人員在戶外治療病人。 

在奈比多和曼德勒,醫院系統受到的破壞尤其嚴重,無國界醫生已進行評估工作,運送了醫療物資,並與衞生部等重要持份者展開討論。 

多方位援助 : 水利衛生與避難所支援 

在曼德勒,無國界醫生團隊迅速在受損的醫院內安裝水箱和額外的洗手盆,以改善水利衛生情況。組織亦設置數十個垃圾箱以加強廢棄物管理,並在臨時避難所內安裝風扇,協助病人在受損設施外等待治療期間應付攝氏 40 度的高溫。 

與此同時,行動醫療隊開始在包括寺院在內的臨時避難所提供諮詢,治療一般疾病,以及糖尿病和高血壓等慢性病。在撣邦南部,行動醫療隊也分發基本的非食物物資、恢復乾淨水源,並繼續對受災和流離失所的社區進行評估。 

地震對心理的影響 

心理健康是無國界醫生應對工作中的重要一環。在曼德勒,由已受訓的組織員工和學生志工組成的團隊,到訪當地醫院內外科、骨科和創傷病房的病人,提供心理急救(PFA)。災難發生加上對餘震不斷的恐懼,倖存者面臨巨大的心理壓力,而且該國許多地區早已受持續衝突影響,在這種情況下,這些有關心理健康的工作是不可或缺的。 

雨季鄰近增加傳染病擔憂 

隨著雨季臨近,洪水和土石流可能會進一部加劇既有的行動挑戰,尤其在偏遠地區。雨季也會大幅提高公共衛生威脅,如霍亂等水媒疾病、瘧疾或登革熱等蟲媒疾病的爆發,因洪水或會污染原已有限的安全水源。為了降低這些額外的威脅,立即行動至關重要,包括擴大潔淨用水的供應、提供安全的衛生設施、分發蚊帳,以及加強衛生宣導。 

當務之急的工作是甚麼? 

為應對龐大需求,必須讓人道援助能無阻地到達所有災區,包括難以前往的地區。當務之急是進一步大幅擴大在所有災區的援助規模,並讓災民能獲醫療護理,以避免地震災後對人們造成長期傷害。 

無國界醫生於1992年首次在緬甸工作,自此一直在當地提供緊急醫療人道援助,並繼續支援受衝突、疾病、以及近來強烈地震嚴重影響的社區。 

及時救援——捐款支持無國界醫生「緊急救援基金」

無國界醫生「緊急救援基金」,讓我們有足夠的資源,能在災難發生後迅速評估專案需求與情況,應對世界各地的緊急醫療危機。在各種天災、衝突、傳染病爆發等緊急突發事件中,及時調度人力與資源,展開救援行動。

您的捐款將支持無國界醫生在全球的緊急救援專案。

請捐款支持我們,持續在前線、在世界各地有緊急需求的地方,提供救命的醫療人道救援。

專題分類